


福建廈門也不例外。然而,他們在關注救生錘的同時,把公交安全防范與道路交通安全法宣傳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。廈門市公安局水陸交通分局局長陳瑞芬認為:“無論救生錘如何重要,都是事后的應急措施。如果事先預防到位,抓住了各個環節的安全防范,特別是加強公交安全法規的宣傳,使公交安全意識深入人心,就會有效地預防此類事情的發生。”
陳瑞芬的話有一定的代表性。在廈門,“救生錘雖然必不可少,但安全防范與宣傳更為重要。”已經成為當地公安、交通以及運輸企業等各界人士的一個共識。
吳東亮是廈門市義務反扒志愿者大隊的大隊長,如今他們大隊新增加了一項工作內容:就是在公交車上和站點開展安全宣傳。
說起這樣做的初衷,吳東亮告訴記者:“很多乘客什么東西都敢往公交車上帶,比如油漆、汽油等,這無形中就增加了一些不安全因素。但乘客并未意識到這樣做的危險,這就需要加強安全宣傳,畢竟公交安全也是每一個乘客的責任。”
從6月開始,他們挑選了160多名義務反扒隊員到公交車上和站點開展安全宣傳。要求隊員發現車上和站點有刺鼻的氣味或者可疑的物品時,要大聲提醒乘客注意安全,并配合駕駛員一起查找物品,必要時要立即報警。
6月8日下午,一名裝修工模樣的男子攜帶兩桶油漆正準備上99路公交車,吳東亮立即過來勸阻,指出攜帶油漆上車既違反安全法規也危及其他乘客的生命安全。經過反復勸說,最后終于成功阻止了這名乘客攜帶油漆乘車。
據了解,從6月初至今,義務反扒隊員們通過宣傳安全法規,已成功勸阻了7起易燃易爆危險品上車。
但是,口頭宣傳太抽象,效果也十分有限。吳東亮就自掏腰包1萬多元將安全法規相關內容制作成卡通動漫,安裝在公交車上,用這種音畫并茂、生動活潑的形式來宣傳公交安全。
經過政府和社會的共同努力,公交安全意識已深入廣大駕駛員和乘客的心中,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上車的現象明顯減少。廈門市公交安全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。
圖為輪渡公交派出所民警正在公交車上宣傳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知識。